下图为“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分别是
A.喷出岩、海岭 |
B.侵入岩、海沟 |
C.沉积岩、岛弧 |
D.变质岩、海盆 |
下列地区或下列地区的附近地区与甲处最相符的是
A.日本 |
B.地中海 |
C.新西兰 |
D.冰岛 |
读图,回答各题。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
C.④地位于③地的正东方向 | D.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
与④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
C.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 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各题。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是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 | B.台湾岛 |
C.华北平原 | D.喀斯特地貌 |
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 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 |
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 | 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 |
“东方女神”、“巨蟒出山”(图甲)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该景观为花岗岩山岳地貌。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形成图甲风景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乙中的
A.A | B.B | C.C | D.D |
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⑤—⑥ | B.②—③ —④ |
C.①—⑦—③ | D.③—④—⑤ |
图甲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010年2月28日10时30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图乙为拍摄地点位置图。读图回答各题。图甲景观可能反映
A.全球气候变冷 | B.北极冰盖退缩 |
C.生物种群繁多 | D.海洋环境污染 |
此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为
A.3月1日17时30分 | B.2月28日18时30分 |
C.2月28日17时30 | D.2月28日3时30分 |
下图为太平洋沿某一纬线表层水温变化简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海域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小 | B.流经b海域的洋流是暖流 |
C.流经c海域的洋流是暖流 | D.该纬线位于北半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