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400 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地质构造是 ,试分析其形成山岭的原因。
(2)图中②是大洋板块,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海洋中海沟形成的原因。
(3)考古学家在图中沉积岩中发现了一些恐龙化石,判断在岩层④、⑤、⑥中, 岩层可能发现恐龙化石。
(4)图中AB为河流,分别说出A、B两地所受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下图是“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的是城区范围,读图回答下列小题。监测该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IS | C.GPS | D.数字地球 |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岛海岸线的变化是全球变暖的反映 | B.该城市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
C.该岛北部填海造陆面积大于南部 | D.该岛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11分)图15示意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报道:上世纪60年代至今,新疆塔里木河首次出现连续43个月不断流奇观,极大改善了塔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这是塔里木河管理局自2000年起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采取一系列治理举措的结果。
(1)说出塔里木盆地沼泽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4分)
(2)新疆塔里木河首次出现连续43个月不断流奇观,试说出其流域管理局可能采取了哪 些主要措施。(3分)
(3)甲处山麓地带还有部分荒地,有人建议开垦为耕地,你是否同意?说明理由。(4分)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明朝书籍《木棉谱序》记载:“北土广树(指棉花)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鬻(yu,卖的意思)北”即形成“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局面。当时,我国南方人口和经济已超过北方。下图示意当时京杭运河分布及漕运情景。
(1)说明明朝形成“北棉南运”的主要原因。(5分)
(2)分析“北棉南运,南布北运”方舟鬻南北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5分)
(11分)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内陆国,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下图示意哈萨克斯坦的地理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咸海面积不断缩小,近年来,咸海一带的气候日趋恶劣,一年到头,狂风不止,空中盐粒飞舞。
材料二:棉花喜光耐旱,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甲地为哈萨克斯坦重要产棉区。
(1)简述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的特点。(4分)
(2)说出材料二中“盐粒”的主要来源。(2分)
(3)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棉花的气候条件。(5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甲湖石油资源丰富,北部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海洋连接。A市为该湖湖畔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人口约280万。近年来,湖区管理部门计划将湖区的主要工业和炼油设施以及原油的装载点移至湖泊入海口,停止对湖上航道清淤,大型油、货轮也不再驶入湖内。
(1)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5分)
(2)分析湖区管理部门上述举措对甲湖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