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 B.土壤肥沃 |
C.水资源丰富 | D.光照强 |
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地流失的治理 | B.酸性土壤的改良 |
C.荒漠化的治理 | D.河流的综合治理 |
应对荒漠化,各国要提高自身应对于旱、防治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②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
③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
B.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
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
D.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 |
下列现象不属于荒漠化范畴的是
A.沙质荒漠化 | B.石质荒漠化 | C.次生盐渍化 | D.过度开垦化 |
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完成:影响稀树草原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难以受海洋影响 | B.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 |
C.终年受高压带控制 | D.受地形的影响 |
亚寒带针叶林带属于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下图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7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 ℃。完成:植物生长与气候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下图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乙、甲、丙 | D.丙、甲、乙 |
该树生长地点可能在
A.30°S,118°E | B.23.5°N,130°E | C.44°S,173°E | D.30°N,118°E |
该树生长地区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热带雨林带 | D.温带草原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