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读图完成第下列问题。图中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
B.乙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
C.甲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且多雨,但热量条件不如乙区域 |
D.甲区域夏季白昼时间长,农作物年生长期比乙区域长 |
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陆地交通便捷 |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4回答:a、b、c、d四处气压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a>b>c>d | B.b>c>d>a | C.d>a>b>c | D.c>d>a>b |
据图3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位于莫霍界面上、下两侧的圈层分别是()
A.地壳、地幔 B.地壳、地核C.地幔、地核 D.地幔、地壳
当黄赤夹角由现在的度数扩大到30°,将会引起的地理现象有如下的:
A.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 B.地球上直射的范围增大 |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 D.极圈的范围缩小 |
4月1日20时,小明观测到一颗星在正北方.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4月2日晚想看到这颗星在同一位置的时间是:
A.19时56分4秒 | B.20时56分4秒 | C.20时 | D.19时 |
读图2“太阳系模式图”,完成问题
小行星带位于
A.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
B.火星与地球轨道之间 |
C.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
D.地球与木星轨道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