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象局2015年10月16日讯)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今夜将进一步加重,因此中央气象台今天下午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16日20时至17日20时,北京、天津、河北中东部、山东北部和南部、安徽中部等地有中度霾,其中,北京中南部、天津西北部、河北中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重度霾;17日早晨至上午,上述局部地区有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大雾。如下图所示。
分析华北地区雾霾严重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11分)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③④分别为何种海底地形: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海洋渔场多分布于________处(填数字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中,________处的海底深度最深,世界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述该地形的成因。
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石油心脏地带”,距离油气来源较近的地区叫做“内需求月型地带”,距离油气来源较远的地区叫做“外需求月型地带”。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区,位于图中“石油心脏地带”的有(多选) ( )
A.中东(主要是波斯湾沿岸国家) | B.拉美(墨西哥、委内瑞拉等) |
C.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 D.俄罗斯 |
E.亚洲(中国、印尼等) F.北美(美国、加拿大等)
G.西欧(英国、挪威等)
(2)“石油心脏地带”内的国家油气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对比关系是________。
(3)我国位于油气地缘经济格局的________地带内。
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
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_。
(4)没有标出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2: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材料3: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以下设想:
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地区 |
降水时间分布 |
年降水量(mm) |
年平均气温(℃) |
年溶蚀率(毫米/年) |
广西中部 |
相对均匀 |
1500—2000 |
20—22 |
0.12—0.3 |
湖北三峡 |
中等 |
1000—1200 |
12—15 |
0.06 |
河北西北部 |
集中 |
400—600 |
6—8 |
0.02—0.3 |
(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2)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
(3)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
(4)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
(5)该类地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地区是____,简要分析该区地形地貌特征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