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④何厌之有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在郑州举行,广东参展的出版物至少有4500种以上,其中《王蒙自传》《我在央视》等一批精品备受读者青睐。
B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和人才,农民工返乡创业,能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向农村,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C.能否从制度设计上保证2007年高考更公平、更公正、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将直接给首批实施新课程的四省区带来积极的影响。
D.几乎每个网络使用者都体验过美国专家所说的网络“黑洞”,网页毫无原因地无法打开,电子邮件莫名其妙地丢失,原因都可能是由于网络“黑洞”所致。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
B.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精于营销策划、广告创意,但却疏于品牌战略管理,这导致不少中国品牌陷于昙花一现的宿命。有人统计,中国品牌的平均寿命只有7.5年。 |
C.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
D.在久居内陆的人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就生长在海边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
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迎面而来的是“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它们打破了界限把几种“思念”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诗产生朦胧、深远的意境。![]() |
B.“思念”虽是抽象的思维,无法具体把握的感觉,但是我们通过这四个意象,分明看到了人物因思念而产生的焦灼、烦躁、惆怅、失意等情思。![]() |
C.二节通过两个比喻说出了时间的缓快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那种焦灼感受和迫切感受。![]() |
D.全诗写“思念”,却不著一字,言约意丰,将人物的那种直率、坦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
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诗人以写实的手法,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
B.诗人以“老马”为意象,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
C.诗人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人任意蹂躏的命运的感情。 |
D.诗人以“老马”为意象,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