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 蕲:求。三折肱: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被称为“奇语”,请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诗歌最后两联从哪几个方面写黄几复的品德和才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中吕·满庭芳
姚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①。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选自《元曲三百首》)
注释:①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两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
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鹧鸪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鸪词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①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注】①二女: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湘江”、“斑竹”和“鹧鸪”,请问李益诗的前两句和李涉诗的前四句都用了《诗经》中的何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往]王安石辞相后,晚年居住在江宁的钟山。简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中“绕”和“舞”字的妙处。
答: 王安石认为,与其“鸟鸣山更幽”,不如“不鸣山更幽”。你怎么看?(4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绝 •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注:李进即江青。本诗作于1961年9月9日,这天正是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34周年。毛泽东看到李进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片,由照片上那苍劲的松柏想到自己一生的斗争生涯以及目前正面临的重重困难,感触颇深,慨然命笔。人们一直对“劲”字备加赞赏,请分析为什么。
诗的结尾句“无限风光在险峰”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一种意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