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的人物及其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李鸿章 |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郑观应 |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章太炎 |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梁启超 |
“共和政治,非国民的继续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思想启蒙与挽救危亡并重
B.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C.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D.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重要的共识,通称“九二共识”,即
A.和平统一 | B.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经济 |
C.一国两制 |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遭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人是
A.彭德怀 | B.吴晗 | C.彭真 | D.刘少奇 |
《人民日报》曾经有这样的报道:“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此报道相关的是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运动 | C.“文化大革命” | D.改革开放 |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A.百团大战 |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C.辽沈战役 | D.渡江战役 |
“大量民族企业纷纷内迁,来不及内迁的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重庆成为国统区的工业中心。”这种局面出现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B.北伐战争时期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