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术界论述董仲舒思想的政治性时,往往侧重于它对现实政权的维护和巩固……对这一点批判有余而肯定不足。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决定于统治者的性质。汉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要得出的结论是(     )

A.肯定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时代价值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C.汉武帝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充分肯定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

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小农经济彻底瓦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国人重农抑商思想依然浓厚 B.近代工业意识远未深入人心
C.近代工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D.沿海地区近代工业发展较快

有历史学家认为,在近代中国“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一认识主要基于当时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B.迈出了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C.维新思想逐步从思潮走向政治实践
D.实业救国思潮成为时代潮流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对该建议认识正确的是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B.促成了中国近代铁路的修建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D.符合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目的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朝贡贸易体制的弊端 B.小农经济影响了对外贸易
C.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D.“海禁”政策带来消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