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到:“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 )
A.继承儒家民本思想 |
B.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 |
C.具有现代民本思想 |
D.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结合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
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杰斐逊说:“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
B.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
C.一个政客说:“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 |
D.菲迪南德·伦德伯格指出:“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 |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 )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
伏尔泰说: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下列关于英国栽培“椰子”的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封建专制统治 |
B.颁布《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
C.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削弱了国王的权力 |
D.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