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 万人,至1941 年时,共计有250 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
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
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 |
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 |
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 |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
B.通过了《租借法》 |
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
①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②是德军对苏联发动重点进攻的产物
③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④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有深远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莫斯科保卫战被称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其理由是()
①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③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
④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一战中,对1916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A.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
B.双方的制海权发生重大变化 |
C.协约国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 |
D.美国的参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