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而考古资料表明其最早的瓷业遗存在晚唐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作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有( )
①清代县志距汉代年代久远,故不可信
②景德镇制瓷的历史可能早于唐代,但须证实
③县志记载须得到考古证实,方可采信
④考古发现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应当重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 )
A.世袭 | B.多生产粮食布帛 |
C.经营工商 | D.取得军功 |
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
A.秦孝公大力支持 |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
“最严重时,失业人数超过1500万,可能高达1700万……占了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农产品价格几乎降到最低点,……纽约股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由崩溃前的87亿美元暴跌到19亿美元。……大批银行倒闭……” “无休止地寻找工作,……持续地节衣缩食使生活变成苦难、……能卖掉的一切东西都被卖了。……城市里到处可见施粥站。……一位作家曾看到50名男子、妇女和儿童蜂拥着在抢芝加哥旅馆外面的一个垃圾桶。”这段材料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①涉及部门行业特别广②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③持续时间特别长④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
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针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
B.调整生产关系,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