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下面起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做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
(1)图l是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红墨水的0.3 g/mL 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a、c两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原生质层的描述是_______________。
(2)图2是分离洋葱管状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中____________。
A.色素的种类 |
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 |
D.各种色素的颜色 |
Ⅱ.某研究小组为探宄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结果反映,在b、c所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会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
(3)实验l若温度升高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加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________的花粉传授到植株________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
实 验 |
黄色玉米粒 |
白色玉米粒 |
一 |
587 |
196 |
二 |
0 |
823 |
三 |
412 |
386 |
(2)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
(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________,植株B
的基因型为________。实验一中,子代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________,黄色玉米中杂
合子占________。
(4)若植株A接受植株B的花粉,则在植株A上所结种子的种皮和胚细胞的基因型依次
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与形成胚相关的遗传图解。
某校高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年级为单位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亲代类型 子代类型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双亲全为 双眼皮 |
双亲只有一 位双眼皮 |
双亲全为 单眼皮 |
|
双眼皮 |
120 |
120 |
0 |
单眼皮 |
74 |
112 |
子代全部是单眼皮 |
请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第________组婚配调查,可判断眼睑形状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
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写不全不得分):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5号个体)所在家庭眼睑遗传系谱如图,试推测3号与4号生一个双眼皮男孩
的几率为________。
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及元素组成如下图,已经A、B、C是由a、b、c组成的。A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连接两个a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B是人和动物细胞的能源物质,则b的名称是________。
(4)一分子c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子物质构成,其结构简图是:____________。
(5)E在化学组成上与D的不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物质的结构式,回答问题:
①②
③ ④
⑤⑥
(1)上述物质中能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编号是。这些氨基酸所形成的化合物是肽,内含个肽键,有个氨基和个羧基。
(2)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质量与组成它的氨基酸的分子质量总和相比,缺少了。
如下表所示威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培养的微生物可是。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应加入的物质是。
(5)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变异来源是()
A.环境条件 | B.基因重组 | C.基因突变 | D.染色体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