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
a |
b |
c |
d |
| ① |
淀粉溶液 2ml |
蔗糖溶液 2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
唾液淀粉 酶溶液2ml |
| ②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 ③ |
将c倒入a,将d倒入b |
|||
| ④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 ⑤ |
加入斐林试剂溶液2ml |
|||
| ⑥ |
37℃恒温水浴 |
|||
| ⑦ |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
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B.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D.④和⑤的顺序无误
中国科学家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
|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
| C.该技术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
| D.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
下图生产干扰素所运用的方法是 ()
| A.个体间的杂交 | B.基因工程 | C.细胞融合 | D.器官移植 |
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对蛋白质的改造,操作正确的是 ()
| A.直接通过分子水平改造蛋白质 | B.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 |
| C.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操作 | D.重新合成新的基因 |
哺乳动物受精卵在卵裂期发生的变化是 ()
| A.细胞的总面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逐渐增大 |
| B.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含量大增 |
| C.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不断增加,全能性提高 |
| D.逐渐出现了原肠腔,并有了胚层的分化 |
发展试管动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这方面叙述错误的是 ()
| A.试管动物技术可解决动物生育率低的问题 |
| B.试管动物技术可以更多、更有效地利用动物卵细胞 |
| C.试管动物技术可以通过普通家畜繁育良种家畜 |
| D.试管动物技术能够克服生殖隔离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