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界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倡导人文主义 | B.发现美洲大陆 |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短暂的经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消除 |
D.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家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人民生活物资的匮乏 |
B.伊万生活的窘迫 |
C.伊万老婆有强烈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
D.余粮收集制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生活 |
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与此有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 | B.斯大林模式 |
C.赫鲁晓夫改革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联合国家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材料中的“三国同盟成员国”指
A.德、意、奥 | B.英、法、俄 |
C.英、意、奥 | D.德、意、日 |
列宁曾经评论说:“×××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下列关于这则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会议为华盛顿会议②“下一场战争”指太平洋战争③“两个大国”指美国和日本
④材料中的会议对亚太地区作了“安排”⑤这次会议上中日矛盾尤为激烈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