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市B】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0 ℃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
| B.保持20 ℃ ,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 C.30 ℃ 时,将40g 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
| D.10 ℃ 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
下列各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下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25g |
| 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
| 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 B.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
|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
为控制指尖上的雾霾,我国首个全国性的“禁烟令”正呼之欲出。香烟烟雾中,92%为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氰酸及氨等;8%为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统称焦油,内含尼古丁、多环芳香羟、苯并芘及β-萘胺等,已被证实的致癌物质约40余种。其中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 |
| 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
| C.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 |
| D.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不会防止煤气中毒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极易分解产生氧气 |
| B.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 |
| 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必需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
| D.因自然界各种水体均有自净能力,故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