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C.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
| B.“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
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一份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一份煅烧使其完全分解,两种方法所得CO2的质量()
| A.一样多 | B.煅烧得到的多 |
| C.与盐酸反应得到的多 | D.无法比较 |
用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 B.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
| C.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等于(a+b)L |
|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
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的选项()
| A.CaCO3→Ca(OH)2→CaO→CaCO3 | B.CaCO3→CaO→Ca(OH)2→CaCO3 |
| C.CaCO3→Ca(OH)2→CaCl2→CaCO3 | D.Ca(OH)2→CaCO3→CaO→Ca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