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市】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 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 A.称量及量取 | B.计算 | C.溶解 | D.装瓶贴标签。 |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已知A溶液中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请根据以下图示来推断物质(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完全反应):
用化学式或者方程式回答:
(1)A是,B是;D是,E是;
(2)C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是两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为了研究混合物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x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X中一种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若Y为固体,写出Y与X中一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若Y 为气体,Y还可以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常用的建筑材料,D是最常见的溶剂。
⑴根据上图推断,A是化学式,E的俗称是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属于反应(用“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填空)。实验室制取物质C不用物质D的原因是
有A、B、C、D、E、F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含氧酸,B是一种碱,C是一种硝酸盐,D是一种钠盐。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Ⅰ. 把A滴入B中,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E。
Ⅱ. 把A滴入C中,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E。
Ⅲ. 把C滴入D中,有白色沉淀F生成,该沉淀溶于稀HNO3。
Ⅳ. 把A滴入D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C。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B;
C与D。
A、B、C、D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四种物质中都含有X元素,已知:①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②A为单质,B、C、D为化合物;③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④C大量用于建筑业;C与稀盐酸反应可产生B;⑤D是一种盐,则D与饱和石灰水反应可生成C和另一种碱。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2)写出A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B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D的一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