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

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

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减低 D.草原生产量减低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2015•新课标II卷)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