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来到了浙江省某山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天的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现有A、B、C、D四个宿营地点(见上图)可供选择,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选择地宿营最合适,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处一直是传统耕作区,梯田种植水稻是其农业生产特色,试分析该处修建梯田的条件(从地形、气候方面考虑)。
(3)试画出D、E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福建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量迅速猛增。与改革开放前比较,我省人口迁移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是从“沿海向内陆”模式逆转为“内陆向沿海”模式。
材料二 2000年福建省部分设区市人口流动状况
(1)若材料二中甲、乙两城市分别是南平和泉州,依据表格数据推测,甲城市是,乙城市是。
(2)影响福建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3)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甲市,对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9分)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课题研究活动中,在不过河的情况下,测量太阳高度及铁塔影长。他们在12月22日某时测得的太阳高度为β=780(如图),而此时北京时间正好为23日0:00。过三个月后某时,又测得太阳高度为α,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所处的经度是,纬度是,所属的国家是。
(2)图中的α= 。
(3)塔顶的影子从Q—R伸展,表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移动,北京地区的昼长逐渐。
(4)该兴趣小组中,有人计划在2008年来中国现场观看北京奥运会,他若乘飞机沿最短航线的方向直飞北京,则飞机的航程大约为千米。
下图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对比分析虚线框内所在半岛1月、7月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产生的原因。(半岛为马来半岛,半岛上有南北向的山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同是(气候类型名称),该气候是由和两个原因造成的,该气候特征是。
(2)比较概括a、b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
。
结论:a地气候具有(大陆性或海洋性)特点,b地气候具有特点。
(3)a位于(地形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b位于(地形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4)分析说明a所在地区洪水灾害多发的原因。
下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NPY=7.5°,PY为0°经线,此时纬度为80º纬线的某地,当地方为0时时,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 ;N ;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该日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
(4)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此日,在80ºN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