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 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原来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 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
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 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有( )
A.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 | B.利用湿热的气候资源,发展水稻种植业 |
C.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D.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石油出口业 |
图中乙所在地不属于( )
A.美洲板块 | B.北美洲 | C.南美洲 | D.拉丁美洲 |
某船从甲国附近海峡经过时正好是北京时间12时,此时乙国区时大约为
A.23时 | B.12时 | C.6时 | D.18时 |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
B.近些年来,乙国老年人口比重大于甲国 |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为“现代型” |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
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 B.乙国的城市化进程减慢 |
C.甲国的劳动力丰富 | D.乙国的城市大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材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 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
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
A.太湖石→昆石 | B.雨花石→砾岩 | C.雨花石→昆石 | D.砾岩→昆石 |
如下图n和n+4为两个不同纬线的度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 B.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 |
C.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 D.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
有关图示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 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
C.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 |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
某日,位于铜镜处(33°N)的人们正好看到太阳位于图4中的山顶处。此时,阳光恰好被铜镜反射到陡崖处藏宝洞的洞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一年中,铜镜能接收到正午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藏宝洞洞口处的海拔约为()
A.990米 | B.790米 | C.590米 | D.39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