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
①中物质 |
②中物质 |
预测②中的现象 |
A |
稀盐酸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
立即产生气泡 |
B |
浓硝酸 |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
产生红棕色气体 |
C |
氯化铝溶液 |
浓氢氧化钠溶液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
D |
亚硫酸钠溶液 |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
溶液逐渐褪色 |
中草药素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 (碳氢原子未画出,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具有抗菌作用。若1 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3 mol,2 mol | B.3 mol,4 mol |
C.2 mol,3 mol | D.4 mol,4 mol |
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下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
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 |
D.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应 |
2011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现饲料被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及乳制品不能食用,经测定饲料中含有剧毒物质二恶英,其结构为,已知它的二氯代物有10种,则其六氯代物有
A.5种 | B.11种 | C.10种 | D.5种 |
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化合物中,与FeCl3溶液混合显紫色和不显紫色的物质分别有
A.2种和1种 | B.2种和3种 |
C.3种和2种 | D.3种和1种 |
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分离苯酚和乙醇,有下列操作:
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 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
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A.④⑤③ | B.⑥①⑤③ | C.⑧①⑦ | D.⑧②⑤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