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二表示同种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二中______细胞处于图一中的CD段.
(3)图二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若细胞未发生基因突变,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_____.
(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图一中的______区段(填字母).
下图为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
(1)甲病的遗传属于染色体性遗传;乙病最可能属于染色体性遗传。
(2)Ⅰ3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2与Ⅲ3婚配,其后代(U)患病的可能性为;U为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若U已有一个两病兼发的哥哥,则U正常的可能性为。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素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___________以增加产量。
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_______进入细胞核,表明该过程具有__________性。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功能特点具有 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是最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__,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_______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填序号)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某二倍体植物(2n=16)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雄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
表F2性状统计结果:
编号 |
总株数 |
可育:不育 |
1 |
35 |
27∶8 |
2 |
42 |
32∶10 |
3 |
36 |
27∶9 |
4 |
43 |
33∶10 |
5 |
46 |
35∶11 |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______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个正常的四分体:____(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9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8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9条染色体和含有8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色的种子;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_____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_____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①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_____ 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I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_____ 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表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_ __ (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的新噬菌体RNA仅出现在离心管的______ ,说明______ 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组别 |
实验处理 |
预期结果 |
1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 |
_________ |
_________ |
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
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