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铁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
铁片表面呈紫红色 |
铁单质的氧化性强于铜单质 |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
产生气泡 |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有干燥纯净的NH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2和O2的混合气体〔V(NO2)∶V(O2)=4∶17〕。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2∶1∶2 | B.5∶5∶4 |
| C.1∶1∶1 | D.无法确定 |
用加热方法可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铵和消石灰 | B.碳铵和过氧化钠 |
| C.碘和食盐 | D.硝酸铵和硫酸钠 |
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H3是4核10电子极性分子,三角锥形,具有还原性 |
| B.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
| 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 |
| 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烟 |
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气体 |
a |
b |
c |
|
| A |
CO2 |
稀硫酸 |
CaCO3 |
粉末浓硫酸 |
| B |
SO2 |
浓硫酸 |
Cu |
KMnO4酸性溶液 |
| C |
NH3 |
浓氯水 |
生石灰 |
浓硫酸 |
| D |
NO2 |
浓硝酸 |
铜片 |
NaOH溶液 |
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 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它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
C.NH5的电子式为![]() |
| 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