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则该多肽是

A.四肽 B.九肽 C.十肽 D.不能确定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生理状态,图中①处的液体是清水
B.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B>A>C
C.如果上图是各细胞处在不同的外界溶液中相同的时间得到的,则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B>A>C
D.三个细胞最有可能死亡的是B细胞

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实验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两图中曲线所代表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

A.b和③ B.c和② C.a和② D.a和①

现有资料表明:①K+不能通过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紊是一种脂溶性抗菌素,与K+具有特异亲和力,③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膜,Na+仍不能通过膜.下列关于K+能通过膜而Na+不能通过膜的原因解释中,正确的是

A.缬氨霉素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
B.K+能够与缬氨霉素反应,Na+不能
C.K+能可逆性地与缬氨霉素结合Na+不能
D.K+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膜,Na+不能

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