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进行实验,试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试管中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A |
硫酸 |
KI淀粉 |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 |
4H++ 4I- + O2=2I2 + 2H2O |
B |
稀盐酸 |
Na2CO3 |
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 |
CO![]() ![]() HCO ![]() |
C |
稀盐酸 |
Na2SiO3 |
产生白色胶状物 |
2H++ SiO![]() |
D |
硫酸 |
滴有酚酞Ba(OH)2 |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Ba2+ + OH- + H+ + SO![]() BaSO4↓ + H2O |
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1mol/L甲酸溶液的c(H+)=10-2mol/L; |
B.甲酸以任何比与水互溶; |
C.10mL1mol/L甲酸恰好与10m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 |
D.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弱;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如下反应:
2X(g)+Y(g) Z(g),经1min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 + 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生成的速率和C分解的速率相等B、A、B、C的浓度相等
C、单位时间内生成n摩A,同时生成3n摩B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反应最快的是()
A.υ(D)="0.4" mol /( L·min)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
B.由C(石墨)= C(金刚石);△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C.在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H=-285.8kJ/mol |
D.在稀溶液中,H+(aq)+ OH-(aq) = H2O(l) △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