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主要由特定的DNA序列与蛋白质构成。当端粒酶存在时,在染色体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DNA,以保持端粒长度,从而保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端粒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逆转录酶。下图为细胞分裂时,在有、无端粒酶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
B.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
C.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能长久保持分裂能力且不发生癌变
D.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
某农科院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高品质小麦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只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
B.a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
C.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
D.b过程需要通过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
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不包括
A.目的基因 | B.运载体 |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D.DNA连接酶 |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
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
C.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 |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
诱变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自由组合 | B.基因突变 |
C.染色体交叉互换 | D.染色体结构变异 |
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