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狗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 、 a 与 B 、 b 控制,且基因 A 使雄配子致死。狗毛的表现型有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如下系谱图(注: 1 号、 2 号为纯合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15号基因型为________。
(2)现有多只白色和红色母狗,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12号的基因型。
第一步:让12号与多只交配;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①如果子代全部为白色,则 12 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如果子代沙色:白色约为1:1 ,则 12 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③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则 12 号的基因型为 aaBB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图甲中,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阶段。
(2)图甲中物质④是____________。⑤表示的物质是
(3)从图乙中可发现,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植物的CO2吸收量为0,为什么?

(5)若科学家想把一抗盐碱的基因导入图甲细胞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利用技术确定该细胞已经导入抗盐碱基因后,再通过技术将该细胞培养成具有抗盐碱的植株。

I.红外线CO2分析仪可用于测定混合气体中CO2的浓度及其变化量。将水稻的成熟绿叶组织放在密封透明的叶室内给以适宜光照,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光合作用速率。下图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A~E是曲线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图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CD段,光合速率最快且CO2度最低的是____点对应的值。
(2)若测定玉米的成熟绿叶组织,预计图中AB的斜率将(填变大、变小、不变)。大田生产上,可通过、增施农家肥料等措施保证C02的供应。
(3)若用该装置和无色纱布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主要实验设计思路是:在较强光照、温度适宜和CO2充足的相同条件下,依次用包裹叶室,分别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并设计作对照组。
(4)若下图表示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形成NADPH和ATP的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虚线构成的图形代表了微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B.在光合作用全过程中都不需要钾元素参与
C.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全部储存在ATP中
D.叶绿体基粒上的色素都能吸收光能,而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只有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II.下图是将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工程菌”细胞内,控制细菌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控制细菌主要性状的基因依次存在于上。
(2)在构建重组运载体B的过程中,需用——种限制酶切割个磷酸二酯键。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细菌细胞前,通常应先用处理受体细胞。
(4)在该工程中若限制酶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
(5)利用基因工程产生蛋白质药物,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细菌细胞(如本题所述);第二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小鼠等动物的细胞;第三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活的动物体,饲养这些动物,可从乳汁或尿液中提取药物,利用转基因动物尿液生产提取药物比乳汁提取药物的更大优越性在于: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性动物都可生产药物。

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 ]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病人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同时糖尿病患者明显比正常人快的生理变化是(转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除了[ ]直接感受血糖含量变化而发生调节外,下丘脑某一区域也会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促使__的分泌,以促进肝糖元分解,使血糖含量升高。
(3)从图中看出,与物质A有协同作用的是,物质A、B调节血糖含量的生理效应属于作用。

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剪取根尖2~3 mm。
第二步: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制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下图所示是我国育种学家培育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A、B、D、R四个字母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之所以不育,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F1人工诱变成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八倍体小黑麦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