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24:8:3:1 B.9:3:3:1
C.15:5:3:1 D.25:15:15:9
若用肠液(含有蛋白质水解酶)处理果蝇唾液腺的巨大染色体,得到一连续的极细长的纤丝,此纤丝可能是( )
A.染色质丝 | B.多肽链 | C.DNA分子 | D.氨基酸和核苷酸 |
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 )
A.染色体 | B.液泡 | C.核糖体 | D.叶绿体 |
下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在此变化过程最可能合成的是( )
A.呼吸酶 | B.抗体 |
C.性激素 | D.血红蛋白 |
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定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
A.核苷酸 | B.DNA | C.RNA | D.蛋白质 |
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 ②抗体 ③淀粉 ④唾液淀粉酶 ⑤纤维素 ⑥胰岛素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