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区别是
A.所包含的性状不同
B.所含的遗传密码不同
C.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
C.其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液的纯度 |
D.结果都是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
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 | B.硝化细菌 |
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 D.乳酸菌 |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
成分 |
KH2PO4 |
MgSO4· 7H2O |
NaCl |
CaSO4· 2H2O |
CaCO3 |
葡萄糖 |
纯淀粉 |
甲培养基 |
0.02 % |
0.02% |
0.02% |
0.01% |
0.5% |
0.5% |
2% |
乙培养基 |
0.02% |
0.02% |
0.02% |
0.01% |
0.5% |
- |
- |
A.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
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