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
B.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
C.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
D.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
"建党百年,龙江巨变!"品味与时尚并存的哈尔滨也一直行走在打造幸福的路上,在不断的发展中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结合图示及文字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
B. |
|
C. |
|
D. |
|
某化肥厂以煤、空气、水为原料合成氨,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氨气转变为液氨是放热过程 |
B. |
设备1中此反应C+H 2O(气) |
C. |
设备2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
D. |
设备3中参加反应的N 2和H 2的质量比为14:1 |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 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
B. |
t 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
C. |
t 3℃时,各取15g 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 |
D. |
t 2℃和t 3℃时的两份b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
如图所示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Ca(OH)2溶液通入CO2至过量
B.向等质量、质量分数的三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不同的金属
C.向一定量10%的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D.20℃时,向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类别/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所用试剂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KNO 3(K 2CO 3) |
适量盐酸 |
蒸发,结晶 |
B |
铜粉(锌粉) |
过量稀硫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C |
MnO 2粉末(碳粉) |
水 |
过滤,蒸发 |
D |
FeCl 2溶液(CuCl 2) |
过量铁粉 |
结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