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制度更新、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改革呼声】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历史抉择】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一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赁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4分)   
【辉煌成就】
材料三  1928一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   

年份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欧洲的排位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5
3
2
2
1

 
1913年和1937年世界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 
(3)苏联能取得如材料三所示的成就,原因何在?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6分) 
(4)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从以上探究中可以得到哪些帮助?(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大批欧美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明治政府)规定了统一的学制;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政府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盖洋楼,吃洋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
材料三:下图:东京街头有了电灯。

──以上材料均摘引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以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关于明治维新内容的介绍。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材料主要内容。
(2)以上材料中,哪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当时世界科技发展的领先成就?
(3)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明治维新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应当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

他们提出挑战,请其他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能顺利完成这场挑战吗?
(1)首先,他们要求上台的代表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图1:图2:
图3:图4:
(2)接着,他们要求上台的代表任选一幅图,你会选哪一幅呢?然后说出图中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3)最后,他们要求上台的代表任选两幅图,说一说这两幅图的关系。你会怎么说呢?

民主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人物对民主存在不同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古人的足迹】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中伯里克利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近代的探索】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
(2)材料二描述的现象与哪一政治制度有关?造成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专制的反复】
材料三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3)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谈一谈你对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认识。
【今日的感悟】
(4)综合以上材料,可以获得关于民主的哪些认识?

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以前的传统城市与王权、宗教和安全密不可分……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而现代城市则建立在以交换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之上。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二 近代欧洲城市化进程表

年份
万人以上城市比例(占总人口)
万人以上城市
数量(个)
平均城市规模(千人)
欧洲总人口
(百万人)
1500
5.6
154
22
61.6
1650
8.3
197
31
74.6
1800
10.0
364
34
122.7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古代城市为什么不能实现转型?
材料三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帷幕:一个“梦幻之岛”上,绵延起伏的山丘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潺潺溪流流过绿油油的草地,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突然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绿色田野的宁静,大地突然崩裂,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自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炼钢炉旁钢水流淌,钢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火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
——2012年10期《看历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材料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材料四 漫画《高度工业化国家与重环保国家的环境差异》

(4)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康纳认为:“瓦特的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可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依据所学知识,论证奥康纳的观点。
(5)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英国崛起的原因。

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由被欺凌到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下面的纪录片将为你展示日本的这一发展路程。
【第一幕危机下的日本】“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1)上述材料揭示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外因是什么?
【第二幕西去的路】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2)上述材料体现了日本对待“西洋文明”的什么态度?
【第三幕戏说成败】在对外关系方面,随着国力日渐充实,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从1894 年开始修改条约,至 1911年终于全部废除。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百度百科
(3)“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请你举出两例与中国有关的史实加以证明。
(4)通过以上材料归纳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幕 感悟启示】
(5)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日本的这一事件及其态度对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