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③④合称 ,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 。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2)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 层磷脂分子层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图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 (填标号)。
(4)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5)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图中的 部位(填标号)。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具有该细胞结构的生物与乳酸菌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2)该细胞处在分裂期。
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种。
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有条染色体。
(3)具有该细胞结构的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观察下图,请回答问题:
(1)组成图A显微镜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是____________(用标号表示)。用此显微镜观察图B所示细胞,不必染色可观察到细胞器[ ] _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_;若用健那绿 染色,则可以观察到细胞器[ ] ___________。
(2)若欲将图B细胞培养成个体,可通过___________的现代生物技术实现。
(3)若欲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 _ _;某学生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边缘为浅蓝色, 其原因是______ _____。
研究人员以某植物为材料,利用多套图甲装置,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研究。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两种物质是。
(2)在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图甲装置由阳光下移至黑暗处,则植物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 (增加、减少)。
(3)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甲装置的烧杯内加入溶液,然后再打开该装置的活塞开关,使U形管两侧液面如图所示,关闭活塞,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的观察指标是U形管A侧液面的变化值。在每一给定温度且其它条件均相同、适宜的情况下光照1小时,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
5 |
10 |
![]() |
20 |
25 |
30 |
35 |
水柱高度(mm/h) |
1.0![]() |
1.7 |
2.5 |
3.2 |
3.7 |
3.5 |
3.0 |
请根据以上数据在指定方框的坐标内。以直方图的形式画出各温度下的实验结果。分析所绘图形可知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是。
(4)夏季去除图甲的水浴装置后,置于自然环境条件下,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0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利用C0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C0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乙曲线。问图中CD段C0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G点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特点是。
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而不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
供选的实验试剂和用品:
锥形瓶、酵母菌细胞(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1)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下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定A套为对照组。1号瓶锥形瓶中都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3号锥形瓶中都加澄清的石灰水。
(2)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 ;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ATP溶液;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的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
(3)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min,去除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N2,B套 ,C套 。
(4)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35℃)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8~10h)。
(5)观察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
依据教材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原理
①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
(2)实验试剂的作用
①脂肪鉴定中的酒精:
②提取叶绿体色素中的CaCO3:
③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
(3)实验结果的分析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培养离心后,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
②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结果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反应式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