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六部,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A.习惯法体系 B.公民法体系
C.自然法体系 D.万民法体系

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之“体”,始终存在着监察、谏议和封驳制度,并通过“微服私访”、“采诗观风”、公开巡视,设置“谏鼓谤木”等机制进行民间政治信息的收集,这些制度和机制()

A.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B.避免了专制主义的危害和弊端
C.杜绝了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D.有利于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

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造成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B.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畲认为:“地理非图不明,图非履览不悉。大块有形,非可以意为伸缩也。泰西人善于行远,帆樯周四海。所至辄抽笔绘图,故其图独为可据……此书以图为纲领,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在这部著作中收图42幅,其中只有一幅关于日本和琉球的地图未用西方所绘地图,其余都按西方原图描摹。这反映出

A.作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B.全盘西化思想在士大夫群体中大为流行
C.现代地理学在中国得以确立
D.中国为“世界之中”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