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历史学家西格弗里德·劳菲尔(Siegfried Lauffer)曾强调:“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从古代到现代,它们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过去的政治形式。”下列说法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
B.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 |
C.民主是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的,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 |
D.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自由民的特权民主 |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启蒙思想的试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
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 |
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
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
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
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A.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
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 |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 |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 B.分权制衡原则 |
C.共和制度 | D.主权在民原则 |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
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