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番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
《后汉书•宦者列传》明确记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可1975年西安灞桥西汉墓又出土了植物纤维纸,这说明()
A.文献资料不可信 | B.人们不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 |
C.人们的历史认识在逐步接近客观真实 | D.考古资料不可靠 |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A.《诗经》反映社会变革的趋势 | B.《诗经》开创现实主义文学先河 |
C.《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