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说明了( )
A.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
C.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
1949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指出:“在今日的欧洲,世仇完全不合时宜了,我决心使德法关系成为我政策的核心。”这番话旨在强调
A.德法应吸取多次战争的深刻教训 | B.德法关系决定着世界的形势 |
C.德法联合是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 | D.德法关系和好是时代要求 |
下图为“新和谐公社”的蓝图,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1825年建立的理想模型。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其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C.工人运动促使资本主义完善福利制度 |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和新制度的探索 |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
A.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 |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
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
1987年,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我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全境 |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相互配合 |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 D.在缅英军都依靠中国远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