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发展道路的有
①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 ③坚持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④在世界和平发展环境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累计免除49个穷国债务,对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这些措施
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反映了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③表明了国际旧秩序已经瓦解④体现了我国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 B.独立自主 |
|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D.和平共处 |
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两国不断加深政治互信,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进了一步。这主要是因为
①中俄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②中俄两国人民存在着传统友谊③我国一贯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④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期不得不延长一天,最后才达成一个妥协性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表明
| A.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发展问题 | B.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
| C.全球化已使发达国家利益一致 | D.在国际法律地位上各国是不平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