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某研究小组曾经做到让一束光停留了16秒。时隔半年,德国某研究小组让光在一种不透明晶体中静止了60秒。整个操作可设想为:打开门,让一束光进入暗室,然后关上门,一分钟后再打开,让光出去。暗室就是这种不透明晶体,它拥有一种特性——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这让它在一束特定频率的控制激光下能够变得透明,相当于暗室的门打开了。但这60秒,已经称得上是研制量子中继器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了。这一科技成果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选择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
②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③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客观世界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他前后
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终于成功了。这个事例说明
①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认识飞跃的前提
②人们要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创造条件
③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的途径是实践
④人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失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必须

A.亲自参加实践
B.具备感性材料
C.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

下列过程属于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是( )

A.制订“十一五”计划的过程
B.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
C.李四光发现我国地质成油规律的过程
D.根据李四光的理论,我国相继开发大庆等油田的过程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

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
C.“实践”和“理论”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人类可以利用水力资源、煤炭资源,可以利用核能发电;可以制造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并返回地面;可以制造各种化工用品;可以培育各种农作物新产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B.人能认识规律对事物的发展作出科学预见
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D.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主宰世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