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75 000起工伤事故后,提出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的概念,即8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因素,10%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仅有2%是因为不可控因素。这一法则告诉我们
| A.生产实践是发生工伤事故必然前提 |
|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 |
| C.减少工伤事故必须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 |
| D.只要生产中能摆脱“人”的因素,就能避免工伤事故发生 |
“舍卒保车”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
| 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 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的思维,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启示我们
| A.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
| B.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 C.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
| D.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 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
| 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D.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
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
|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
| C.真理是客观的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