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2010-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2%、42.6%、48.2%;同时,消费需求逐渐成为需求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
材料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某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重点完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提前2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总任务;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5.5%;坚持把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把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产镇融合发展之路。
(1)概括材料一中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某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举措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行政审批项目调整.取消进展情况
进展 |
2002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7年 |
2010年 |
2012年 |
2013年 |
取消或下放(项) |
789 |
488 |
470 |
128 |
184 |
314 |
255 |
注:至2013年10月,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仍有1700余项,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未来5年内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近600项。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
注:目前我国政府主要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社会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策指导价,两者约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5%以内。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不同经济成分利润(亿元)及增长情况(%)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集体企业增长 |
股份制企业 |
外资企业 |
私营企业 |
|
2011年 |
11924/49.4 |
689/34.6 |
21100/49.4 |
11131/46.3 |
10420/49.4 |
2012年 |
14989/15 |
882/34.0 |
31651/31.2 |
14038/10.6 |
16620/46 |
2013年 |
14163/5.1 |
819/7.5 |
32867/7.2 |
12688/-4.1 |
18172/20.0 |
注:未来将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1)简要分析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各自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简政放权和鼓励各类经济成分平等发展的理由。
(3)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当如何转变“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驱动,对文创人才的引进不能急功近利。要从改善投资环境、科研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更要容许失败。
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材料: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严治党,事关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双百愿景”的实现。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使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当前影响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害是作风问题,要以反“四风”为突破口,突出改进作风这个主题,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常抓不懈,促使全党更好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体现的方法论原则。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国家战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目前,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中共中央着眼世界大局提出重建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重大战略构想,为打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海上经济大通道,振兴我国远洋运输业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进行简要分析。
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L公司是中国一著名空调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该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达20亿元,其空调的变频控制器、DSP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其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体出口的30%,覆盖100多个国家;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宣示与全球顶尖品牌一起,服务全球消费者。
(1)材料一反映了与中国相关的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L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