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要依靠创新。近几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发展,向健康方向前进,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改革创新。据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所谓加计扣除是指按照所得税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会议确定,从2016年1月1日起,一是放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和费用范围。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均可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二是允许企业追溯过去3年应扣未扣的研发费用予以加计扣除。总理强调指出,只有通过研发,才能将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只有加大投入,才能保障研发的持续深入推进。减税降费,让创新“开花结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创业者的勇气和底气。
材料二:“创客”源于英语“maker”,原意是“制造者”后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 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这种可以不再依赖装备昂贵的实验室,只通过简易操作的微控制器和编程系统等就可以实现创新的模式,使得基于设计、分享、交流、制作、开源的“创客运动”正在席卷全球。“创客运动”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免费或廉价的新技术产品,也将深刻地影响社会各方面。“创客运动”降低了创新门槛,让更多人参与到创新中,实现人人创新,全民创造。
材料三: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 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 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 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 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确定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培育“众创空间”,发扬“创客”精神的作用。
(3)新的时代呼唤“创客精神”。请你拟两条宣传语,为“创客”们呐喊助威。
材料一:近年来,丽江、平遥等古城倍受游客青睐,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有的地区受其启发,也投入巨资,在现存历史遗迹基础上大拆大建,完全复建一座古城。
材料二:有专家认为,复建古城的初衷应是文物保护和利用,不能只把拉动经济增长作为目的。如果复建的古城表面上宏伟、漂亮,但破坏了现存文物及周围环境,失去了文化底蕴和内涵,游客是不喜欢去看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复建古城。
拜群众为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任何时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拜群众为师。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公开是腐败的天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观点二:“人民才是国家权力的真正所有者,才是腐败的真正天敌。”
(1)关于“腐败的天敌”的两个观点是否矛盾?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某地区党委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性得到加强。如下图(简图):
(2)结合材料,说明必须把建设廉洁政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2002年)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年)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年)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如何体现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
我国按照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2012年中央财政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做出相应安排,中央和地方教育财政支出比上年均有所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教育财政投入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