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秋冬时节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发,2015年1月3日,北京遭遇今年首次雾霾为中度污染天气。读“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多于冬季 | B.冬季多于夏季 |
C.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 D.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
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
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①遇到雾霾天气,尽量呆在室内,减少户外活动 ②居民冬季分散用煤炉取暖
③出行多乘坐私家车 ④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第一、三产业都上升 |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
C.第一、二产业都上升 |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
有利于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城镇建设用地过快扩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
B.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 |
C.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滞后 |
D.青山蓝天碧水工程 |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中村”的现象比较普遍,所谓的“城中村”是指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区,生活与生产设施比较简陋,治安状况较差。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
A.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
B.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
C.由于土地开发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过快,土地资源急剧减少 |
D.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高必然造成的 |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因而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的对策是()
A.加强各城市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城市群 |
B.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 |
C.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D.优化产业结构 |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加剧主要表现在()
A.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 |
B.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丧失大量良田 |
C.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均耕地占有量大大减少 |
D.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没有科学利用土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