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试判断L湖湖泊北侧的湖底坡度和南侧的湖底坡度的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2013年我国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依然严重,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
材料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


资源状况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成长型
资源保障潜力大
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
成熟型
资源保障能力强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衰退型
趋于枯竭
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
再生型
摆脱资源依赖
经济社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四种类型的资源型城市中, 型城市是现阶段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 型城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
(2)我国将从2015年起全面停止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的天然林主伐(对成熟林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采伐的总称),其中位于小兴安岭地区的衰退型城市是 ,该市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是
(3)实现产业多元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请你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多元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4)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但人口合理容量小于哈尔滨,简要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月农业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应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研究表明,马铃薯理论亩产可达8吨,而目前我国平均只有1吨多一点。推进马铃薯种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材料二: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图1)和单位面积产量及播种面积变化图(图2)。

材料三: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增量将达到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从南到北、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大部区域都能种植。
(1)据图20得出我国近几年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趋势为,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
(2)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生长条件相比,马铃薯种植突出的优点有
(3)华北优势区和西北优势区大力推广马铃薯的种植可能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比较东北优势区和南方优势区在地形、气候特征、土壤方面的差异。


东北优势区
南方优势区
地形
以山地、高原为主

土壤

土壤贫瘠
气候特征


(5)简述大力推动马铃薯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
材料二:“一带一路”示意图。

(1)图中表示赤道的是 ,表示180°经线的是
(2)“一路一带”两端均是世界人口和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与我国相比,“一路一带”西端人口和城市密集的原因是
(3)“海上丝绸之路”东西端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其东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是 ,西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4)“一路一带”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两大岛屿图

材料二:甲岛七月份的降雨日数分布图(最左图)
材料三:甲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甲岛年蒸发量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甲岛位于乙岛的 方向,甲、乙两岛面积较大的是
(2)根据材料二,影响甲岛七月降雨日数等值线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材料三显示该岛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是
(3)根据材料三判断,甲岛干旱大多发生在 地区
(4)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两岛地形地势的相同特征
(5)描述甲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6)根据材料分析甲岛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有哪些?

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指出:
甲地应为: 气候,乙地应为: 气候;两地降水差异明显的原因是:
(2)山脉以东的自然带为 带,以西为 带。
山脉以东的地形区名称为 ,以西为
(3)在农业生产方面,山脉以东主要发展_____,山脉以西发展___ (选择填空)。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种植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4)山脉东西两侧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差异,显示出陆地自然带的 ________分异规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