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
材料二 我国四个监测点PM2.5月平均值与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对比:

(1)根据材料,比较分析S2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的可能原因。
(2)试分析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下图示意R 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回答:

(1)简述N 市降水特征。 (6 分)
(2)若R河流域森林被破坏,请分析对当地水循环过程有何影响?
(3)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

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与N处自然带相同的地区是_______,N处的自然带名称最有可能是________。
(2)乙区域同属一种气候类型,但x、y两河流量存在差异,请分析其原因。(4分)
(3)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侧月均温大于0 ℃,且降水较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青海湖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区。目前青海湖区存在着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以及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简述解决目前青海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近30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右图为黄河历次大改道示意。
简析历史上黄河改道时,溃堤决口主要集中在甲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原因。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右图为“丝绸之路”路线图。

简析“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