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A.将发芽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即呈现砖红色沉淀 |
B.取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需要加入无水乙醇 |
C.观察小麦根毛细胞的质壁分离时,需缩小光圈 |
D.在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观察到两两配对的同源染色体 |
在一个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则()
A.不能转录 | B.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前的遗传密码改变 |
C.不能翻译 | D.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遗传密码改变 |
下列哪位科学家第一个用实验证明遗传密码中每相邻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A.伽莫夫 | B.克里克 | C.尼伦伯格 | D.马太 |
如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
B.这些状态下的细胞不发生ATP水解 |
C.①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③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
D.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过程有密切关系 |
下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
B.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
如图是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示意图,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
B.该细胞含2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 |
C.该细胞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 |
D.该细胞产生的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