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情况表》(单位:百万吨),导致 1917年协约国一方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
1914年9月15日 |
1917年 |
||
协约国 |
同盟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
生铁 |
16 |
25 |
50 |
15 |
钢 |
16 |
25 |
58 |
16 |
煤 |
346 |
355 |
851 |
340 |
A. 德国投降 B.俄国参战 C. 意大利参战 D.美国参战
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所指的是
A.渡江战役 | B.淮海战役 | C.挺进大别山 | D.平津战役 |
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这段发言应放置在
A.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 B.淮海战役纪念馆门前 |
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门前 |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门前 |
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下列属于张学良实践自已誓言的行动是
A.归顺国民政府 | B.参加南昌起义 |
C.发动西安事变 | D.卢沟桥抗战 |
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人曾大量移民中国东北,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 B.济南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九一八事变 |
2014年是红军长征开始80周年。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
A.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 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