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下图为该病的系谱图,Ⅰ-3为纯合子,Ⅰ-1、Ⅱ-6和Ⅱ-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Ⅱ-8与该地区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孩患该病的概率是1/22 |
B.该家系中此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 |
C.苯丙酮尿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D.Ⅲ-10与Ⅰ-3、Ⅱ-5的线粒体DNA序列相同手概率分别是1、1/2 |
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①③④⑤ |
将某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R基均不含氮元素):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问基因在控制合成该多肽的过程中所需核苷酸有多少种
A.4 | B.8 | C.30 | D.60 |
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抗菌药物 |
青霉素 |
环丙沙星 |
红霉素 |
利福平 |
抗菌机理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可促进DNA螺旋化)的活性 |
能与核糖体结合,阻止了其与RNA结合 |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
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这表明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绿茶细胞中具有
A.多酚 | B.多酚酶基因 | C.BCL-XL蛋白 | D.BCL-XL蛋白酶 |
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