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图4幅曲线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两点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
B.图乙中,a、b两点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相等 |
C.图丙中,a、b两点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相等 |
D.图丁中,a、b两点分别表示茎向光弯曲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
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
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 |
C.pH=c时,e点为0 |
D.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 |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结果 |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
14 min内 完全凝固 |
1 min内完 全凝固 |
1 min内完 全凝固 |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
“多酶片”是一种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双层药片。下列关于“多酶片”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多酶片”的外层含有胃蛋白酶,内层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 |
B.“多酶片”的双层结构应是依据“药物先进入胃,然后才进入小肠”来设计的 |
C.“多酶片”制成双层是为了使其中各种酶能缓慢地释放出来发挥作用 |
D.“多酶片”可加水捣烂或嚼碎后再给孩子喂服,这样做不会降低药效 |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
三次连续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
B.第二次观察前滴管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
C.第三次观察前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以防污染镜头 |
D.在低倍镜下就可看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