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
根据下面的光合作用图解判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B.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
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 ![]() |
D.②不仅用于还原![]() |
有人测定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并分别与30℃时测定的数据比较,如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温度超过40℃,甲的氧气的释放量下降 |
B.温度为55℃,乙不能积累有机物 |
C.乙比甲耐高温,因为乙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在较高温度下才开始下降 |
D.甲在47℃的温度下光合速率为O,表明甲死亡 |
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产生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也能产生ATP。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TP多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之和 |
B.消费者的各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多于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 |
C.所有分解者都可通过线粒体产生的ATP供能 |
D.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TP与其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ATP之和相等 |
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光强大于0.1m mol光子![]() |
B.光强小于0.5m mol光子![]() |
C.光强大于0.7m mol光子![]() ![]() |
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
如图表示某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A.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 |
B.昼夜恒温条件下,当温度低于12.5℃时,植物将停止生长 |
C.昼夜恒温为25℃时,该植物利用的![]() |
D.昼温25℃、夜间温度为5℃时,一昼夜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 |